2025年6月12日,留学生院顺利举办了一场主题为“汉语学习方法与经验分享”的讲座。讲座由专任教师高燕枝老师主讲,吸引了众多留学生参与。

首先,高老师为留学生梳理了汉语学习的核心方法。她强调,听、说、读、写四项技能是语言学习的基石,相互促进,缺一不可。她建议初学者从简单的音频材料开始,逐步提升难度;每日坚持口语练习,即使犯错也要勇于尝试;选择图文并茂的阅读材料,循序渐进地提升阅读能力;从临摹汉字入手,逐步过渡到书写简单句子。
接下来,高老师向学生们推荐了一系列实用的学习资源。她提到,HelloChinese、DuChinese等应用程序提供了丰富的互动学习内容,而ChineseGrammar.cn等网站则为学习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料。
讲座中,高老师还针对不同技能的学习提出了具体建议。在听力练习方面,她建议初学者从慢速音频开始,逐步过渡到观看无字幕的视频,以提升理解能力。对于口语练习,她鼓励学生每日进行3分钟的自我介绍或描述房间,同时通过录音来回顾自己的发音和表达。在阅读方面,她建议学生通过图片和上下文猜测生词含义,并学会快速识别关键信息。在写作方面,她提倡学生每周写3句简单句子,并通过彩色笔标记错误,以便及时纠正。
高老师还分享了“Best Advice”,强调学习汉语需要每天坚持,哪怕只有一点点进步,也要保持学习的连贯性。她建议学生们尝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,比如观看中文戏剧、学习中文歌曲或烹饪中国菜,让学习过程充满乐趣。
讲座的最后,高老师邀请学生们参与经验分享。语言二班来自刚果的学生优思(Nai-Mwilambwe Kishiba Naioth)提到了一个学习汉字的技巧,即在日常生活中专注于自己已经学习过的汉字,反复复习自己学过的汉字而不是泛泛地去认所有汉字;语言一班来自尼日利亚的学生苏珊(Orahii Sedondu Susan)提到,为了提高汉语,自己经常跟自己说汉语,虽然这听起来很奇怪,但是这是一个对初级学习者来说很好的办法;语言二班来自尼日利亚的学生托马森(Whesu Thomson Seviyon)提到,听中文歌是一个很有趣味的学习方法,这对认识汉字也很有帮助;语言二班来自坦桑尼亚的学生凯文(Mfugale Kelvin Vitus)提到,对中国的热爱让他动力十足,怀着这样的热爱,他会主动地结交中国朋友,增加自己说汉语的机会。


此次讲座内容丰富、实用性强。学生们纷纷表示,通过这次讲座,他们对汉语学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,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资源。留学生院将继续举办此类讲座,为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支持和帮助。
撰稿人:王珊珊
摄影:王珊珊
通讯员:邢慧轩
审核:邵秀娟